2024年4月3日上午,北京亦庄小米汽车工厂举办小米SU7首批交付仪式,小米创始人雷军为首批车主一一打开车门,并当场宣布:小米SU7大定破10万,锁单量超4万。全国28座城市的小米交付中心亦同步开启交付。
小米SU7发布会已经过去一段时间,关于小米汽车的话题热度却一直居高不下。但抛开品牌滤镜,小米SU7的产品竞争力到底如何?平价手机市场曾因小米手机的入局,上演了良币驱逐劣币的史诗性一幕。小米入局新能源汽车行业,会继平价手机市场之后,在大众消费车市场上重新上演这史诗性一幕吗?
2024年3月28日,小米集团举行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,正式发布小米SU7。对于小米入局新能源汽车赛道这件事,很多人将它比作“鲶鱼来了”,为什么这么说?
雷军曾表示,小米造车的投入是其他汽车制造商的十倍。一般汽车品牌造一辆车总计投入300人至400人,费用在10亿元至20亿元,而小米汽车的第一辆车整体投入3400名工程师,研发费用超100亿元。
最新财报显示,2023年小米集团在以汽车为主的创新业务上,费用增长至67亿元,其中第四季度费用为24亿元。另外,小米2023年全年的总研发投入超过200亿元。小米此前设定5年(2022~2026年)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的投入目标。
可见,经过14年的发展,小米已经成长为一家年营收2800亿元的资本巨鳄,有充足的资金实力支撑小米汽车稳定而长久的发展。不用像小鹏、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品牌一样,四处融资,随时面临“吃了上顿没下顿”的窘境。
拳击台上蝇量级选手也只能和蝇量级选手对垒,你让一名蝇量级选手去打重量级选手,而且还是不断增肌、不断进阶的重量级选手——这不是鲶鱼来了,是鲨鱼来了。
小米汽车从去年开始宣传造势,到今年3月28日晚正式发售,期间多个话题冲上热搜。即使当年华为入局,也没有这么长周期、高关注度的营销流量话题出现。
发布会后,小米SU7重新定义了汽车行业“大定”。以往汽车行业所谓的大定,定金是不能退的,意味着用户正式承诺购买车辆。小米上来就给了消费者一段时间的反悔期,让人眼前一亮,这样短时间内统计出来的小米SU7销售量会更高,营造出一种小米SU7大卖的景象。
更不要说前段时间,小米汽车的超级工厂赚足了眼球。76秒,这是小米下线一台车的时间。对于这个产能,很多消费者倍感震撼。但其实有媒体人做过详细计算:小米汽车全年无休,24小时连轴转的产量是约41万辆,特斯拉上海工厂2023年全年产量94.7万辆,是小米预计产能的两倍多。
而与华为合作造车的赛力斯,它的超级工厂拥有超1000台智能化设备、超3000台机器人,实现了关键工序100%自动化。客观来看,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一天的最高产能是1200台,这个产能超过了小米超级工厂。
这样的例子不胜累举,从小米手机到三年前雷军宣布开始造车,小米总是能将平平无奇的“边角料”吹成“花骨朵”。即便讲的是所有业内人士都知道,甚至不屑于讲的内容,但雷军就是有这种能力:他知道消费者想看什么,并且还能把他们想看的内容,包装成一朵花。
数据显示,2024年4月1日问界M7无征兆大降2万元、小鹏G9现车限时减免至高2万元、蔚来推出最高10亿元油车置换补贴、极氪推出007增强版……
现在小米造车,关注度这么高,一方面是小米多年累计的“米粉”数量庞大;另一方面就是大家都想看看,小米造车是否会像小米手机一样创造奇迹。
回顾小米十几年的发展历程,从智能手机扩展到IoT(支持物联网设备的智能网络生态系统)以及智能电动汽车,其中有三个战略设计是关键。
第一个是轻资产的生产模式。小米不设自己的主机厂,完全由上游代工厂组装、生产,这有助于小米把重心放在设计、研发、营销、生态搭建等环节。制造业,整个产业链铺主要由产品研发、原料采购、生产制造、仓储运输、订单处理、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构成。但在汽车这件事情上,小米还是做了改变,自建了智能工厂。
第二个是杂货铺模式。小米以手机业务为入口获取流量,对外投资扩张品类,为粉丝提供电视、手环、插座、笔记本等硬件产品。小米系之所以为“系”,正是由IoT业务作为生态主干。目前来看,围绕小米汽车的各类配件一应俱全,而且雷军还在车子设计之时,就预留了包括手机架、仪表盘等配件的接口,并美其名曰:“创新”。
但是,自营发展“杂货铺”模式需要庞大的资源。2015年,魅族拿到阿里巴巴的投资后也尝试发展生态,至今没有起色;乐视也因为生态耗资巨大,走人歧途,贾跃亭至今未归。
按照产业链功能分类,这些投资可以分成生态链投资与供应链投资:生态链投资偏向产品品类,为小米提供各种生态产品;供应链投资偏向技术、零器件投资,为小米手机及其他生态产品提供核心技术与零器件保障。整个生态投资超过400家公司,杂货铺模式正是建立在生态链投资的基础上。
对小米的生态链企业而言,他们的核心痛点是品牌和渠道较弱,远离市场和用户,简言之就是流量少。而小米恰恰是一个流量平台,能为生态链企业打通销售管道,带来流量、带来变现。
同时,对小米而言,通过对外投资构建“杂货铺模式”,本质上仍然是轻资产模式,投人的资金和精力最少,并省去了研发环节。反映在账面上,即小米为生态链企业省去了销售费用,生态链企业为小米省去了研发费用。而小米的回报不但包括渠道收益,还包括股权投资收益,当这些生态链企业IPO ,小米将赚取超额的回报。
雷军曾言,小米的研发效率比华为高。这句话的实质是数百家小米生态链企业在研发端补贴小米,小米以自身较低的研发投入换来一个杂货铺。
另外,小米本质上是一家互联网公司。小米最赚钱的业务还是互联网+服务,包括广告、预装APP 、游戏运营等。一般APP上线小米应用商店,小米作为渠道可以分走30%的收入。
三项商业模式设计构成小米的“铁人三项”——互联网+硬件+软件,套用“火箭理论”可以概述为:最知名的产品是小米手机、MIUI 以及门店,但是都不赚钱,其盈利方式是通过杂货铺、互联网服务业务赚钱。
2024年3月19日,雷军在个人视频号上表示:“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,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。这里共分压铸、车身、涂装、电池等6个车间。产能爬满后,小米汽车工厂每小时可生产40辆小米SU7,每76秒就可以有一辆新车下线辆整车,小米汽车速度不可谓不快,这其中小米的供应链能力成为关键因素。
雷军曾这样回应“小米速度”:“小米已经有14年的经验和积累,而且组成了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,大概有三四千人,其中至少有1000人是专家,这些专家帮助小米少走了很多弯路。”他还特别提到,中国已经有非常完善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。
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2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万亿元,预计到2027年,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.6万亿元,其中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约5.4万亿元,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1.2万亿元。
新能源汽车主要由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系统、车机芯片、智能辅助驾驶芯片、软件生态系统等部件组成。其中,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,电池的容量大小决定着车辆的续航能力。电机,相当于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,它不仅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加速度、最高速度等关键指标,高效率的电机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,减少能量损失,从而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;电控系统类似于汽车的大脑,负责控制电机的运行、车辆的制动、电池输出处理和能量回收等。
另外,车机芯片是为整车运转提供算力支持,比如中控大屏卡不卡就与车机芯片直接关系。而自动驾驶芯片则专门负责自动驾驶功能,比如可支持用户设定导航路线等。
目前,动力电池领域,我国相关配套供应商的代表有宁德时代、弗迪电池、国轩高科、华霆、威睿电池等;电驱动系统领域有汇川联合动力、弗迪动力、中车时代、华为数字能源等。电控领域有德赛西威、华为、百度等。汽车芯片领域有比亚迪半导体、海思、地平线、黑芝麻智能、寒武纪等。
整体来看,新能源汽车领域,我国目前有完整的供应链可以支持运作,而且新能源电车厂也在逐步扩张,所以小米可以3年造出SU7,算是得益于这个领域供应链的完整性。
细看小米SU7核心零部件供应商,电池由宁德时代和费迪电池提供,电机和电控均由联合汽车电子和汇川技术提供,车机芯片是高通的,智能驾驶辅助芯片是英伟达的,只有车机软件生态系统是小米自己的。
雷军早年就是投资人,拉来一堆兄弟,做了一堆兄弟公司。通俗地讲小米的生态就是“打群架”。意义往高了说,就是把小米成功的制造业方复制到更多产业中去。现在小米造车,其实就是雷军雄心——复制N个小米的体现。
细看小米造车布局,目前造一辆新能源汽车,一般分成三大块,首先是电动化,包含电池、电机和电控,这个大概占到一辆车成本的50%;第二个是智能化,比如自动驾驶,这块大概占到20%;第三部分是跟造车相关的,比如外观、玻璃、内饰等,这部分大概占到30%。
电池和电机两大版块,由于不是小米强项,均选择了与第三方合作研发的思路。而第二块智能化,目前还处在发展早期,是未来增长的重点。
早在2018年比亚迪的董事长王传福就说过,“汽车产业的竞争电动化只是上半场,智能化才是下半场”。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,特斯拉在研发智能化,蔚来、小鹏、理想(简称“蔚小理”)在研发,华为这样的科技大厂也在研发。包括传统车企,比如吉利收购魅族后在布局智能化,百度、商汤这类主攻AI的公司也在进军,可以说智能化版块正是百花齐放的时候,没有谁是绝对的龙。
这个肯定也是像小米这类科技大厂的强项,而且小米早在2016年就开始布局AI,只不过一直没进军到汽车领域,现在它在这块发力顺理成章。
汽车领域的智能化主要分两大块,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,小米在智能化版块是有技术基础的,作为未来的增长点,资金雄厚的小米肯定会全力出击。用雷军的线年要进军第一梯队”。
所以小米拿出47亿元,组建了一个1000多人的团队,专门研究自动驾驶的算法。智驾最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城市复杂的环境怎么去识别,怎么能更精准的识别,目前小米研发出来了超分辨率全天候占用网络技术,能更好的提高识别障碍物的精度。而且针对不同场景,小米研发了自适应变焦BEV技术,比如车辆在城市里行驶,这项技术能让车机道路识别视野更宽一点,高速路上车速快,视野识别就看得远一点,到停车的时候就识别更精准一点。
另外智能座舱,也是小米的强项。比如:车手互联、语音控制,让这个车怎么更适应车主的习惯等。之前小米技术发布会上,一讲到智能座舱、智能生态这块,雷军的表情自信满满。
因为智能化的这些体验,其实是最容易被消费者感知和接触到的,所以站在资本的角度,它的见效很快,相当于投入产出比非常高。这也是很多车企不管是宣传还是研发阶段,都会把智能座舱当成重点的原因。
雷军现在入局,汽车电动化已经基本成型,智能化才刚刚开始,而智能化恰好又是小米的优势和主战场,所以这个时间点不光是不晚,还挺聪明。雷军和他的顺为资本,早早开始布局新能源,AI领域相关赛道的投资标的不下100个。
目前,小米是唯一一家人(手机)、车、家完全打通的科技公司,华为有自研的鸿蒙系统,可以实现人-车-家全生态智慧互联。另外,在电机、电控、芯片领域,华为均有自研产品。所以除了电池,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重点部件上,华为基本实现了自研。配合我国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产业,华为亲自下场制造新能源汽车,条件完全成熟。
在手机市场,华为走高。
Galaxy银河国际